載入中...
第四章「過渡時期」:一、觀念轉變 
 28 Apr 2024

1929年,楊文炳繼任土司。他在他祖先以武力征服各部落的基礎上,繼續擴大他的政治影響。比如,在果敢北部是中國撣邦的猛板(今天的中山),他的兩位姐姐嫁給了猛板土司,許多佤族家族,變成了果敢的結盟兄弟,例如佤邦的羅抗家族,通過私人交誼,果敢的影響擴大了。


1931年,緬甸總督為了考察地區首領包括果敢在內的施政行為,訪問了邊界的前線地區,總督對果敢土司楊文炳的行政管理非常滿意,為表示確認楊文炳的首領地位,他將一個名為TDM的獎狀和一把有像牙刀柄的銀刀,授予楊文炳。同年,果敢土司家族的3名成員被允許到撣族貴族學校學習。這個學校是1902年建立的,是按照英國人的傳統方式訓練統治家族的子弟。所以只有那些統治家族的親屬才會被錄取。它是英國伊頓公學(Eton School)的翻版,紀律和品德比任何科目重要。在以前的幾年裡,那些被錄取的多是已婚的男人。到1930年,大約有100名學生。雖然這些土司的孩子從七歲開始就受中國傳統文化教育,這些訓練對楊文炳的兒子楊振材和楊振聲好像沒有留下深刻的影響。

在他的回憶中,楊振聲寫道:我們和其它的20個孩子去中國學校,我們必須死記硬背所有的功課,我們所學的科目限制在語文,公民。早上六點鐘我們到校,在孔子像面前行禮,然後背誦前一天的功課,接著我們又上新的課程,八點放學回家吃早飯,十點鐘又返回學校,我們接著練書法,如在硯台上磨墨描紅。接著休息一個鐘頭吃午飯。根據我們背書的情況,一般下午3—4點鐘放學。晚上6點又回到學校,開始大聲朗讀課文,直至7點半至8點,一天就這樣結束了。學校只有一位老師負責各班級。每一級學生,都要將自己的作業交給先生。除了中國的節日和新年以外,我們沒有假期,老師很少向我們解釋課文的意思,我們很難知道我們究竟在學什麼。


附加檔案


Comments:

Power By SITES.COM.MM 回應:0.0145 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