載入中...
前言 
 28 Apr 2024
1962年,奈溫將軍從民選政府吳努手中奪取了政權,開始了緬甸不間斷的軍人統治。在這期間,緬甸大學生與軍隊當權者發生了衝突。但不管怎麼說,這些都沒有引起國際媒體的注意,直到1988年的大暴動。這個事件之所以特別引起關注是因為它幾乎把軍人政權搞垮了。

不僅學生不滿意。自50年代民族,也對中央政府不滿。因為他們想要的,也就是1947年《憲法》規定的自治與平等權利,什麼都沒有得到。在撣邦,情況更為惡化。因為緬甸軍隊明顯地和普遍的違犯人權。這激怒了撣族大學生和知識分子。他們在希望通過《憲法》改變時局的努力失敗之後,只好拿起武器反抗緬甸軍人執政者
1988年事件,將緬甸置於國際關注的焦點之下。在間隔了30年之後,人們對緬甸的興趣重新被點燃了。與此相反,在許多有關緬甸問題的國際會議上,"果敢"一詞,仍然很少出現。這很明顯,因為有關果敢方面的信息傳導很少。有鑒於此,一些專家、學者、記者、專欄作家和緬甸事務觀察家,要我寫一寫我的家族和果敢,因為這與少數民族問題、鴉片問題關系密切,也是世人所關心的問題

在未寫這本書之前,緬甸發生了許多重大的事情。1980年我的叔叔楊振聲,在渡過了18年艱辛的流亡歲月之後,在緬甸大赦令下,回到了緬甸。他曾經是吳努政府的一位議員,在奈溫將軍奪取政權後,他開始了一場革命,去保護果敢的利益和重新建立民主;1985年他在失望中死去。如果他再活3年的話,他將能夠看到有學生領導的、跨時代的朝向民主的大示威,他的信仰和18年來的感受,將會得到驗證。1989年,緬甸獨立後的第二次軍人政變奪取了政權,建立了現在的軍人政府。同年,果敢武裝脫離了緬共,與緬甸東北軍區簽訂了和平協議。

當我誠惶誠恐地開始計劃寫這本書的時候,我感到對我的故鄉人民和我的家族來說,我有責任將過去30年來果敢發生的事件記錄下來。在交出土司政權之後,果敢的一史時代結束了。同時,果敢的歷史又到達了一個新的轉折點。盡管土司交權並不很重要,但是,果敢在緬甸歷史中,從英人統治至今,始終扮演著重要角色。

這本書對果敢的歷史、文化及政治來說,僅僅只是為讀者提供了對果敢的鳥瞰。希望通過這本書,促使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認識果敢。關於果敢的歷史和政治,與果敢楊家的命運密不可分。雖然在楊家主政之前,果敢的歷史,仍然還是一個空白,但不管怎麼說,有許多事情,還是很明顯的。由於歷史的偶然,果敢被從中國分離出來,成為英屬緬甸的一部份。如果它繼續留在中國,它就不可能扮演緬甸歷史上這樣一個重要的角色了。當然,這並不是一個獨有的歷史現像。因為在世界其他地方,也有類似果敢的情形,即因為受到殖民統治而被分裂分割所產生的感受和命運。盡管在文化和身份上,果敢還有一定的困難,但是果敢對英屬緬甸政府和獨立後的緬甸政府,始終充分地承擔了自己應盡的責任。因此,應該說這本書是果敢人民在果敢被劃歸英屬殖民地之後,如何適應變化了的政治環境的記實。同時,也是他們的領導人,如何參與變化中的緬甸現代政治生活的寫真。在緬甸獨立後的49年中的最後30年,果敢始終處在戰亂之中。這個戰亂所產生的後果,無法估量,當時的果敢農村,以致很少看得到年輕的和成年的男子。


在寫這本書時,我可以參考的資料很少,在果敢歷史的第一部份記述中,就明顯表現出這個缺陷。從19世紀起的有關資料,應該感謝英國殖民官員的詳細記載,因為有許多看來是已經永遠散失了的歷史資料,在英國倫敦的《印度檔案室》裡,依然完好如初地被保存著。閱讀英國殖民官員關於我的家鄉和先人的記錄,我覺得是一個很愉快的工作。因為這對我認識果敢與英國的歷史關系,有了比較詳細的文字依據。同時,進一步充實了有關果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歷史資料。另外,有關果敢人與英國人打交道的許多民間軼聞軼事,以及本人對親戚朋友的直接采訪,則成為檔案資料不足的補充,比如苦菜林事件、60年代的革命,以及果敢部隊脫離緬共等。有一些被采訪者,對60年代的革命,認為已經不堪回首。這些事情,在他們心目中已經深藏了好些年,但最終他們總算慢慢地講出了自己的痛楚和經歷。

果敢的歷史,沒有中國方面的資料,是不完整的。但是,由於我對中國的認識有限,阻礙了我對這方面資料的深入查詢。其次,有關果敢的資料特別是1950年至今的資料,在仰光軍事檔案室應該有保存。

在尋找資料和寫作成書的過程中,我欠下了很多的人情債,有些應該在這裡特別提出來。其中約瑟夫·西瓦斯丁博士為本書所作的序言,對本書作了一個簡明概括的評價。安蘭·魏登伯,幫助將果敢年代表,由中文翻譯成英文。楊振勛贊助了我前往英國的旅費,促成我直接到倫敦《印度檔案室》查詢有關資料。我的丈夫大衛·呂代爾,始終給我有力的支持和鼓勵。還要感謝我的兒子李楊和女兒梅林,在我寫這本書期間對我的理解和諒解。

戰爭和政治的不穩定,使果敢人不斷地向鄰近國家流亡,比如向中國和泰國流亡。由於局勢繼續惡化,更多的果敢人向世界各地遷徙。當這些果敢藉人士,找到了他們的新家,在更先進、更現代化的社會中安居下來之後,他們將會很少有機會去訪問他們的祖先及過去;新的一代也許會希望了解和尋找屬於他們自己的根和自己的文化;對於這些問題,這本書僅僅只是邁出了第一步。

附加檔案


Comments:

Power By SITES.COM.MM 回應:0.0156 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