載入中...
第二章:六、果敢與中國
28 Apr 2024
果敢與中國有著緊密的關系,特別是在貿易和宗教方面。還有果敢的大部份人是中 國雲南人的後裔。現在邊界兩邊,都有親戚居住著。第一個到果敢來定居的人,知道的人已經很少。但估計多數是明朝末年之後進入定居。從那時起,他們之間就已 存在貿易關系,他們也許是漢族,也許是撣邦或佤族。果敢與中國方面的撣邦地區鎮康、孟定、耿馬,歷史上均有往來。這三個地區的人民與果敢人民講同樣的方 言,有著相同的文化和風俗習慣,在他們地區之間,有著長期的貿易往來。在歷史上,這種關系,當然,有時可能是合作,有時可能是鬥爭。在政治上,都是在永昌 府(今保山)管轄之下,每年要進貢。但果敢長期保持著自主地位,因為果敢的統治家族是漢人,他們一直保持著中國古代的傳統禮儀禮節。但,直到1840年, 才被朝廷正式承認,允許楊國華啟用銅印。在軍事方面,就像上述提到過一樣,果敢方面一直傾向支持中國政府。但到19世紀末,果敢對中國的態度慢慢開始冷 淡。也許是因為中國的封建制度,至清代已走向最衰落的時候。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,對中國來說,永遠不可挽回的一連串羞辱發生了。直到1949年10月1日 毛澤東站在天安門廣場上,宣布"中國已經站起來了"!
在英國占領上緬甸以後,清朝政府開始感到緊張,邊區地方官員對邊區的管理監控有所加強。果敢的一部份地區,經常遭到從中國或撣邦地區流串而來的土匪團伙的 搶劫。清政府在邊地推行"改土歸流",縣官不得在當地任職,只能迴避任職,其用意是防止地方官員結黨營私或貪污腐敗。結果,這些官僚,一旦到一個地方上 任,立即開始強征暴斂,搜刮民間,不管人民的感受如何。1862年一個英國人,名叫湯姆斯·W·布勒克斯頓(Thomas W·Blakiston)曾有以下評述:
"這些官僚們變得特別自私和不關心公益事情,中國王朝的基本法令被摧毀。因為縣官不再是生活在他們兒女中間的父親,他只是一個不知道自己所來所去的搶劫者,所以自從滿州達達王朝到來以後,皇室的每一樣東西,都變得逐漸衰落,甚至已經到了無效的地步。"
也許這就是當時楊國正所接觸的中國官方的層次。因此,在英國人未來到之前果敢領導人對中國官方已經開始逐漸疏遠。
在英國占領上緬甸以後,清朝政府開始感到緊張,邊區地方官員對邊區的管理監控有所加強。果敢的一部份地區,經常遭到從中國或撣邦地區流串而來的土匪團伙的 搶劫。清政府在邊地推行"改土歸流",縣官不得在當地任職,只能迴避任職,其用意是防止地方官員結黨營私或貪污腐敗。結果,這些官僚,一旦到一個地方上 任,立即開始強征暴斂,搜刮民間,不管人民的感受如何。1862年一個英國人,名叫湯姆斯·W·布勒克斯頓(Thomas W·Blakiston)曾有以下評述:
"這些官僚們變得特別自私和不關心公益事情,中國王朝的基本法令被摧毀。因為縣官不再是生活在他們兒女中間的父親,他只是一個不知道自己所來所去的搶劫者,所以自從滿州達達王朝到來以後,皇室的每一樣東西,都變得逐漸衰落,甚至已經到了無效的地步。"
也許這就是當時楊國正所接觸的中國官方的層次。因此,在英國人未來到之前果敢領導人對中國官方已經開始逐漸疏遠。
Comments:
Power By SITES.COM.MM
回應:0.0134 秒